韩国国旗介绍!(韩国留学生活)

浏览量 1985 发表时间 2020-04-21 10:31:14

大韩民国国旗通称太极旗(韩语:태극기;英语:Taegeukgi),是大韩民国所使用的国旗,呈长方形,长宽比例为3:2。

19世纪后期,由于日本的刺激,使朝鲜王朝意识到了国旗问题的重要性。1882年《朝美修好通商条约》签字前,朝鲜方面设计了一种无卦的太极旗,经中国外交官马建忠提示加入了八卦,同年出使日本的朝鲜大臣朴泳孝与英国船长商量后决定去掉四卦,在1883年被朝鲜高宗选定为国旗。大韩民国建国后继续沿用。

大韩民国国旗的寓意体现了中国的《周易》思想,中央的太极象征宇宙,蓝色为阴,红色为阳。4个角落的卦在左上方的是乾,右下为坤,右上为坎,左下为离,分别代表天、地、水、火。国旗底色为白色,象征韩国人民的纯洁和对和平的热爱。

韩国国旗


韩国国旗产生背景

“太极”出自中国古典《周易·系辞上》:“易有太极,始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指派生万物的本源。到北宋时,形成了阴阳鱼组成的太极图,并成为中国道教的标志。因此一般认为大韩民国国旗里的太极图是高丽时代以来从中国传入的。但韩国人根据考古资料指出,韩国国旗上的太极图并非来源于中国,在庆尚北道月城郡的628年新罗建筑感恩寺遗址里就出土了有太极图形的石刻,1144年去世的高丽检校太尉许载墓中的石棺和天板上也出现了太极图形,到朝鲜王朝时,这种红蓝相间的图案更是广泛遍布朝鲜半岛各地的寺庙、陵墓中。因此他们认为韩国国旗上的太极图是韩民族固有的,只是后来借用了中国的“太极”名称而已。尽管如此,韩国国旗上的太极图包含着中国《易经》中的阴阳思想,而且韩国固有的“太极”图形并未搭配八卦,到高丽末期以后受中华文化的影响才出现了太极八卦图。

韩国国旗早期酝酿

朝鲜半岛古时并无国旗,但红、蓝两色组成的太极图形一直是朝鲜半岛广泛使用的传统吉祥图案。太极旗出现于朝鲜王朝末期。随着1876年《江华条约》的签订,朝鲜打开国门,而设计国旗之议也萌生了。《江华条约》签订的契机原本就是日本宣称朝鲜炮击悬挂日本国旗的军舰而引发的云扬号事件,在条约签订时,日方人员宫本小一就向朝鲜灌输国旗概念,并向朝方提议使用太极图,被朝方婉拒。也就是说,尽管未被朝鲜方面接受,但文献记载最早提出使用太极图作为朝鲜王朝国旗的人是日本人宫本小一(有韩国学者认为是参与《江华条约》谈判的朝鲜开化党人吴庆锡)。

朝鲜王朝国旗的第一个正式的设计方案是由当时朝鲜的宗主国——中国清朝驻日使馆参赞黄遵宪提出的。1880年9月,黄遵宪撰写了一本小册子《朝鲜策略》,赠与访问日本的朝鲜修信使金宏集(后改名金弘集),在《朝鲜策略》中建议朝鲜“奏请陆海诸军,袭用中国龙旗(黄龙旗)为全国徽帜”。同年11月,清驻日公使何如璋在致北洋大臣李鸿章的报告也有提到:“若朝鲜既经开港后,应饬令彼国袭用中国龙旗,或围绕以云,微示区别,以崇体制。”李鸿章对朝鲜袭用中国龙旗的方案表示同意,1881年2月朝鲜官员李容肃来华时带来了朝鲜政府关于开港通商问题的各种咨询,其中就有询问具体如何制作国旗的问题:“小邦船舶本无旗标,今将议造,而黄参赞有奏请袭用中国龙旗之论,敢问中国船工旗身画样?而小邦则用某色某画是否有当乎?”李鸿章答复道:“今贵国王自用之旗,据称是画方龙旗,亦与中国龙旗相仿,自可以画龙旗为国旗,即作航海旗标。定于应用之先,将龙旗尺寸、颜色绘具图式,咨明本大臣衙门,以咨核奏咨行。”

韩国国旗首创国旗

1882年,清朝协助朝鲜与美国签订《朝美修好通商条约》,在条约签订前夕,美国代表薛斐尔(R. W. Shufeldt)认为签字仪式时美国会鸣炮升旗,朝鲜也应如此,但朝鲜却只有各种杂乱无章的小旗和三角旗,没有像样的国旗,所以建议朝鲜设计国旗,于是朝方人员在美国军舰斯瓦塔拉号上临时赶制了一面国旗。通过后文描述可知,这是一面无卦太极旗。这面国旗于5月21日由朝鲜使团随员李应浚呈给负责协助朝鲜缔约的清朝官员马建忠过目,并在翌日的条约签字仪式上使用。条约签字后,朝鲜全权副官金宏集在中国军舰威远号上与马建忠笔谈,马建忠认为朝鲜所设计的旗帜“易与日本相混”,主张用“白底、青云、红龙”作为国旗,金宏集答应。

5月27日,马建忠离开朝鲜首都汉城(今韩国首尔)前再次就国旗问题提醒金宏集时,金宏集以“红龙青云制造须费工”为由婉拒了马建忠的提议,并主张采用“红质中青白合成圈子”(红色为底、青白两色组成太极)作为国旗,以免与日本国旗相混。马建忠建议用白底、红黑两色太极,并配上八卦,符合朝鲜八道之数。总而言之,这面设计于美国军舰并使用于朝美条约签字仪式的“李应浚袖至旗式”可以说是太极旗的雏形,是以青、红、白三色绘制的,与现在的太极旗相比只是没有四卦而已(故被马建忠评为“似与日本相混”),而配卦当是出自马建忠的提议。

韩国国旗正式定型

1882年,朝鲜爆发了反日的壬午兵变,其后日本强迫朝鲜缔结《济物浦条约》,规定朝鲜须派使臣向日本谢罪。于是在1882年9月,朝鲜政府以锦陵尉朴泳孝为谢罪兼修信使,出使日本。据日本报纸《时事新报》报道,朝鲜国王李熙(朝鲜高宗)愤于马建忠对国旗的干涉,下旨以青红两色太极图作为国旗式样。朴泳孝也提到“曾有受命于上也”,可知他是在高宗授意下设计国旗的。1882年9月22日,在前往日本的“明治丸”号轮船上,朴泳孝参酌英国驻朝领事阿须敦(W. G. Aston)和英籍船长杰姆士(James)的意见,去掉了八卦中的四卦,以太极两仪和乾、坤、坎、离四卦为图案,设计出了最早的太极旗。10月3日(阴历八月二十二日)朴泳孝在给本国政府的报告中记录了太极旗诞生的状况:

“国旗标式在明治丸中与英领事阿须敦议到,则伊言该船船长英人周行四海,惯识各国旗号,又各色分别远近异同,均能洞知云,故与之商议,则太极八卦之式特别出色,然八卦分布,颇觉稠杂不明,且于各国之仿制,甚不便易,只用四卦,划之四角,则更佳云。……既与各国通好之后,凡出使者,礼不得无国旗,为遇有各港口各兵舰载炮六门以上者,则必有祝炮以礼待之,伊时当揭该国使臣国旗而别之。又遇有约各国各等庆节,有悬旗相贺之礼,各国公使相会,以国旗表坐次,均此各件,阙不得制带国旗。而英、美、德、日各国均请仿画而去,此系布明于天下者也。”

太极旗诞生后,朴泳孝一行登陆日本,就在客店外悬挂,朴泳孝描述道:“新制国旗悬寓楼,旗竿白质而纵方,长不及广五分之二,主心画太极,填以青红,四隅画乾坤坎离四卦,曾有受命于上也。”其后他们在外交场合中也频频使用太极旗,引起各国使节和日本各界的注目,“英、美、德、日各国均请仿画而去”。

1883年3月6日(阴历正月二十七日),朝鲜王朝正式决定以太极旗为国旗。朝鲜高宗立刻将国旗图样送到清朝北洋大臣李鸿章处,并咨报道:“敝邦现与各国修好,所有港口之处均许可通商,将来船舰往来须立旗号,以便认识。兹制国旗一面,图绘形色,以备查照,除将图画旗色认明存案外,相应备文咨会,乞照验施行。”随后中国刊行的《通商条约章程成案汇编》中“中外各国皇旗及官民旗式”一卷中便出现了太极旗,标注是“大清国属高丽国旗”。1897年,朝鲜王朝改国号称大韩帝国,太极旗又成为大韩帝国国旗。后来经过一些微小的变动,最终形成了今天的太极旗样式。

韩国国旗图案规格

大韩民国国旗横竖比例为3:2,旗中央是上红下蓝的太极图案,四周配以乾、坤、坎、离四卦图形。太极直径是宽的1/2,各卦长为太极直径的1/2,宽为太极直径的1/3,卦中各爻宽度为太极直径的1/12,各爻间距为太极直径的1/24。各卦与对角线呈90°。

韩国国旗旗杆样式

大韩民国国旗在韩国国内使用时,旗杆顶端的球形通常制成韩国国花木槿花花萼的样式。

韩国国旗象征意义

大韩民国国旗的象征意义具体而言如下:

太极旗的白底象征“和平”,白色是韩民族喜爱的颜色,表示民族和国土的纯洁性。

太极的圆形表示没有分成天地的整个宇宙本原的单一性,而韩国正是一个由单一民族构成的国家。

太极图形中的青红两色表示“创造”精神,红色和青色代表阳和阴,阳上阴下的理由是根据天(阳)上、地(阴)下的方位而来的。这样,阳和阴的上下和谐运动构成一纯粹精一的太极,然后随着阴阳二者的作用产生了天地,进而产生了人类社会和民族国家。同样,在阴阳的循环和调和中万事万物生长繁荣。

乾(天)、坤(地)的“无穷性”和坎(月)、离(日)的“光明”思想。四卦实际上是缩略,表示阴阳作用在空间上的广大无边和时间上的永远无穷。左上方的乾,作为太阳被放在阳最盛的位置;右下角的坤作为太阴,被安排在阴最盛的位置上;右上方坎作为阴中阳的少阳,表示阴中扎根成长的阳;左下角的离,作为阳中阴的少阴,表示在阳中扎根成长的阴。换言之,就是从太阳的乾转变到少阴的离,再从离发展成太阴的坤,从坤转变到少阳的坎,最后从坎发展成太阳的乾。这个发展变化是无限循环的。

非特殊说明,本文版权原作者,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地址:https://kr.jiemo.net/news/show-1495.html
免费获取留学方案
开启个性化留学
韩国
免费获取留学方案